不同证券的交易成本相差也很大。如果你的指令规模不比最佳买卖报价的平均规模大很多,交易成本通常可以用平均买卖差价的一半再加上佣金来估计。例如,标准普尔500 指数成分股的平均交易成本(不考虑佣金,这取决于你的经纪商)大约是5 个基点(即万分之五)。这里,对一个交易循环中的买入和卖出计作两次交易成本。一个先买后卖的来回交易被视作两笔交易,因此,这个例子中的一个来回交易的成本是10 个基点。E-迷你标准普尔500 期货合约的交易成本大约是1 个基点。有时,策略的作者会说明他们的回测业绩中考虑了交易成本,但更多时候并不会这么做。如果没有说明,你就得假设回测结果没有考虑交易成本,从而得判断在考虑成本后策略是否仍然有效。
交易成本影响策略的一个例子是, E-迷你标准普尔500 期货合约的简单均值回归策略。这项策略基于布林线指标:每当价格超过移动平均值的正负两个标准差时,相应卖空或者买入。当价格回到移动平均值的正负一个标准差之内时清仓。如果允许每5 分钟建仓和清仓一次,你会发现不计交易成本时夏普比率大约为3一一当然非常出色!不幸的是,如果扣除1 个基点的交易成本,夏普比率则变成了一3
,变成了完全无利可图的策略。
交易成本影响策略的另一个例子可见例3.7。
2. 2. 4 数据有无存活偏差?
股票价格的历史数据库往往不包括那些由于破产、退市、兼并或收购而消失的股票,因此存在所谓的存活偏差,因为数据库中只有幸存者。(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的历史数据库中也不包含那些已经倒闭的基金,同样存在存活偏差。)使用有存活偏差的数据进行回测是很危险的,因为会夸大策略的历史业绩。这在策略有“价值”偏好时(倾向于买便宜的股票)尤为突出,因为有些股票便宜的原因是公司即将破产。.如果你的策略只包含那些当时非常便宜但却存活下来的股票(而且可能已经兴盛),而忽略那些退市的股票,回测的结果当然会比交易员当时的实际经历要好得多。
所以,当你读到一个有着良好业绩的“便宜时买进”的策略时,有必要问问策略的作者,回测是否使用的是无存活偏差的数据。否则的话,要谨慎对待(见例3. 3 的策略)。
2. 2. 5 策略的业绩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许多策略10 年前的业绩要远远好于现在,至少从回测结果来看如此。那时,采用量化策略的对冲基金并不多。并且,买卖差价也比现在大得多,所以,如果用今天的交易成本做固测,会不现实地抬高早年的收益。
有存活偏差的数据也会使得早年业绩过好。存活偏差影响早年业绩的原因在于,回测回溯的越早,消失的股票也就越多。有些股票消失是因为已经破产倒闭,一个纯多头策略在回测的早期会比当年实际的盈亏看起来好。因此,在判断一项策略的适用性时,要重点关注其最近几年的业绩,而不要被包括早年光鲜数字的总体业绩欺骗。
最后,金融市场的“状态转换”,也意味着早年的金融数据并不能简单地应用于今天的相同模型。证券市场监管的变化(如第5 章中提到的股票价格采用十进制报价或卖空规定的取消)或其他宏观经济事件(如次贷市场的崩溃),都能导致重要的制度转换。
很多具备统计思维的读者很难接受这一点。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数据越多,回测在统计上就越可靠。但这其实只对由平稳过程产生的金融时间序列来说才是正确的。不幸的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金融时间序列显然是非平稳的。
将状态转换纳入一个复杂的“超级”模型是可能的(例7. 1 中我会讨论这个问题),但如果只要求模型相对近期的数据业绩良好,会使事情简单很多。
2. 2. 6 策略是否存在数据迁就偏差?
如果你构建一个有100 个参数的策略,完全可能通过优化参数,使历史业绩看起来非常棒。同样可能的是,该策略的未来业绩与回测结果截然不同、非常精糕。这么多参数,只是使模型与过去发生但未来不会再重现的任何偶然历史事件吻合。实际上,即使只有一两个参数(如建仓和清仓阔值),也很难避免所谓数据迁就偏差,第3 章会讨论怎样减小数据迁就偏差的影响。一般而言,策略的规则越多,模型的参数越多,就越有可能遭遇数据迁就偏差。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往往是简单的模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Fx263.com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Fx263.com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Fx263.com立场;本站会员及自媒体人所发的稿件所载明的信息与本网无关,如文章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风险提示】
请通过正规渠道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目前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均属非法。请提高意识,谨防损失!外汇、贵金属和差价合约(OTC场外交易)是杠杆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亏损您的投资本金,请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