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作 者:约翰·季格森 韦德·汉森
小明学外汇交易书籍 2019-12-21 14:14:45 交流微信号:FX263cn 黄金投资入门
3.第三类是黄金生产商,这可能与前两类有所重叠,但这里所指的是参与金矿开采、勘探和提炼的私人公司。
美联储与黄金
同大多数中央银行类似,美联储也要保持资本储备以支持自己的债务。这些储备或资产以外币或黄金等形式存在,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每周在美联储的网站上公布。黄金储备可用于外借以获取盈利,或被用于解决国际事务。然而美联储储备这些黄金的初衷,与利用黄金分散风险的长线投资者的目的大同小异——黄金是储值工具,作为一种资产,它可以增加人们对货币供应的信心或在必要时调控货币政策。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中央银行持有8133吨的黄金,大概相当于地球上所有已挖掘黄金的5%,如果考虑到绝大多数曾挖掘出的黄金可能仍以某种形式存在着,那么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数字,其他任何单一实体都无法达到这样的黄金持有量,这也是我们仍坚持本质上美元得到了黄金担保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中央银行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在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度时,央行所发行的货币必须等于美国黄金储备的总价值,或与其成固定比例。在这种限制下,加之黄金价值的任意性,使得危机时期的美国中央银行举步维艰。例如,在大萧条期间,美国央行不得不用所持有的黄金为至少40%的货币供应做担保。当时美国黄金与央行之间的稳固关系,以及央行扩大或缩减货币供应的能力,被许多经济学家批判为导致大萧条恶化和延续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Bernanke)在2007-2008年市场崩溃前夕发表的观点,他许诺任何因素都不能阻挡美联储在下一次流动性危机中扩大货币供应。
如他所言,通过几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如今的美联储已不允许以其所储备的固定数量的黄金来限制自己为银行准备金发行新的货币供应。就在笔者写作本书时,美国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已略微下降,但仍接近1万亿美元。要知道自20世纪60年代起,这个数字就一直保持在接近0美元的水平。
美联储与黄金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但最为根本的转变发生在1971年“尼克松冲击”(Nixon Shock)期间。在那段期间,美国政府几次尝试固定物价和工资水平,并取消了美元对黄金的可兑换性,回首过去不得不感叹,随后的十年中,美元没有经历更严重的价值危机已实属万幸了。在当时,美国政府尚可利用战争的威胁以及法国、西德和瑞士的中央银行作为自身问题的“替罪羊”,责任的转移很可能阻止了一场因投机而对美元产生的严重冲击。该举措通常被称作“关闭黄金窗口”(closing the gold window),其最终结果是迫使世界几大主要货币进入一个完全浮动的体系。历史上曾有数次在交易区间和其他固定关系中管理货币的尝试,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1971年,美联储一鸣惊人,用美元取代黄金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资产。自那时起,许多大型中央银行就开始把美元作为最重要的资产类别持有,而像印度等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则几乎将所有的准备金都集中在美元上了。这对于美国来说有益无害,毕竟美国经济及货币的强势和稳定与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利益息息相关。这种放弃部分金本位制的转变也承载着特定的风险。一方面,美联储可以在危机时期任意“印刷”或创造货币以提高灵活性和提供紧急财政救援;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印钞机运行得过快,就会使投资者对美元失去信心,从而加快通货膨胀,结果会一发不可收拾。
从理论上讲,灵活是好事,但实际上,极端的货币政策会带来许多未知的问题。要想使扩大银行准备金的货币供应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就必须清楚那些政策未来的影响。而事实则相反,美联储在进行一场豪赌,这也是过去几年来投资者被黄金所吸引的原因之一。如果美联储对其举措的未来影响估计错误(也不一定),美元就会暴跌,那么作为储值工具的黄金就可以为美联储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或多或少的庇护。
要理解美联储的举措为什么会出错并非难事,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如果经济预测是准确可靠的,那为什么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没有预见到2007-2008年的危机呢?答案就是他们无法预测,所以(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交易者开始建立投资计划,采取对冲手段,甚至从未知中盈利。从很大程度上讲,美联储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大量印钞的行为源于未能在大萧条中得以执行的观点,从理论上讲这一策略在当时应该对其有所帮助。也许在20世纪30年代扩大货币供应能够帮到美国,但我们永远无法知晓了。现在我们只能说,这样做会加剧对美元的投机需求,使情况更加恶化。然而,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美联储注入了上万亿美元试图把经济拉出大萧条式的流动性陷阱和通货紧缩。美联储可以这样做是因为美元不再得到黄金的任何担保,抑或是得到了黄金的担保呢?
20世纪70年代对黄金作为货币担保的彻底弃用,改变了政府和黄金之间的关系,但如果美元的担保只来自于对经济的信心和美国政府的信誉,那么为什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还需要黄金呢?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它解释了个人投资者把黄金加入自己的资产负债清单的核心因素。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挖掘问题的答案,并揭示美国中央银行需要持有黄金,而没持有黄金的各个央行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开始收购黄金。我们认为即使到2011年、2012年危机开始平息了,黄金市场上依然有看涨压力存在,因为此前一些缺少黄金储备的央行开始寻求美元外的储备类别,并且从中选择了黄金。这一状况对投资者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以下三点原因解释了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在黄金这一储备类别上持有较大头寸。
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的基本前提是:一个资产组合中集中了不相关的资产类别,这种资产组合的平均风险要低于只有一种资产类别的账户。黄金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增加资产组合多样化的资产之一其在个人投资者账户中的应用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央银行。像我们每个投资者一样,中央银行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准备金的价值意外缩水,如果其准备金集中在美元和欧元上(几乎大多数都是这样),那么当类似2007-2010年美国金融危机这样的意外事件发生时,中央银行就会面临相当大的风险。黄金很适合为官方机构分散风险,因为黄金交易市场是最大也最具流动性的市场之一。除其他货币和主权债务外,黄金是极少数足够在官方层次生效,同时独立于政治利益冲突之外的资产之一。
中央银行也会像个人一样周期性地出售或收购黄金,但从历史上来看,它们尽可能地避免这种行为。因为正如个人投资者一样,它们也是利益追逐者,也就是说当经济景气、全球货币坚挺时,黄金通常会降价,这时它们倾向于卖掉自己的黄金头寸,转向更具吸引力的资产;同样地,当经济不景气,美元、日元或欧元陷入困境时,各国中央银行行长被迫收购黄金以分散风险。投资者(包括许多中央银行行长)面对的两难境地之一是:当形势良好、风险分散相对容易时,你“不需要它”;但当你真的需要保护时,风险分散的代价就大大提高了。
尽管中央银行行长普遍认为自己是保守而理智的,但他们最近的行为表现则不然。这一问题对于个人黄金投资者来说并非全无益处,因为官方层次的风险分散可以带给金价长期的支持。这当然不是什么新点子了,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央行迫切寻找美元以外的出路。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也公开发表了此类举措,尽管它们还未取得长足进步,但似乎过去三到四年的教训着实给它们上了一课。即使这几个国家不会开展深刻的市场变革,但由于它们会寻求更加多样化的储备类别,这一行为将会给金价带来深远的影响。
经济独主
与美元不同的是,黄金不是由政府发行的,它的价格不能被对手或盟友永久性地改变。如果想要稳定地投资,且免受第三方的影响,那么黄金就是上上之选,相比而言,若持有主权债务或外币,则其资产的价值需要依赖第三方来维持。中美关系就是一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给财政赤字和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筹资,持续向市场投入大量的国债,中国则成为美元债务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不管以何种标准衡量,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必这会对两国的经济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保护性看跌期权
保护性看跌期权可以帮助技资者应对某一多头头寸或自己投资组合中的整体看涨判断。与购买保险的功能类似,保护性看跌期权可以使投资者避免过大的损失,例如你买了某价值100美元的股票,但该公司的年度收益报告则显露出了问题的端倪,一旦该公司出现收益的大幅下降,其股票一天之内可以下跌20-50个百分点,你担心它最终可能会令投资者失望。但如果你持有同一股票的保护性看跌期权,即使股价下降你也能够盈利,从而抵消大部分的损失。当然,保护性看跌期权不是免费的,就像应对灾难性损失的保险合同一样,它也需要投资。
各国中央银行投资黄金的理由与股票投资者购买保护性看跌期权一样:将其当作应对极少出现的灾难性损失的保障。比如当一国的货币贬值时,其所持有的黄金多头头寸就会盈利,并且在其货币经历投机冲击时,黄金也可以在国际交易中进行转让。中央银行当然不希望发生这类紧急状况,而且最好永远不需要以这种方式动用其所持有的黄金。然而就像火灾或者意外一样,这种情况既是罕见的、戏剧性的,同时也是破坏性的、难以预测的,可能包括的情况有战争、通货膨胀浪潮,或者与主要合作伙伴间的贸易冲突,这些一般极少发生,而一旦发生,黄金的对冲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印度在应对1991年的经济危机时,不得不寻求黄金的庇护。那场危机源自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支出、出口减少,以及经济不景气的共同作用。而当印度政府努力从危机中脱身时,投资者纷纷撤离印度并抛售其货币,当时印度所面临的信任危机很有可能导致其彻底的经济崩溃。作为应对危机的举措之一,印度政府用47吨黄金储备作担保,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日本贷得了22亿美元的贷款。为了安全起见,所有作担保的黄金被存放在英国银行(Bank of England),其数量相当于印度政府全部黄金储备的70%。如果这项措施没有生效,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幸运的是,印度政府拥有足以得到贷款的黄金储备,但这也只够进行一轮融资。好在最终的结果比较乐观:印度政府换眉,并进行了改革。由于印度的中央银行拥有黄金这一保护性看跌期权,尽管危机的破坏性很大,却不足以造成彻底的崩溃。
导致印度1991年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大量的经常性账户(国际贸易)赤字和不可持续的政府开支,存在类似问题的经济体还有很多。印度所发生的经济危机还会再次出现,如果投资者对美元出现信任危机,美联储可以用黄金保持美元的一部分价值。尽管保护性看跌期权不能挽回全部的损失,但至少可以避开彻底的灾难。能够引发此类危机的未知事件还有很多,这也充分证实了持有黄金的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经济体会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能够躲避重大未知事件的保护伞,这种形势将推动黄金需求的增长,而在投资组合中持有贵金属的长期投资者则可以利用这一潜在趋势获利。
中央银行
前面我们讨论过为什么中央银行应该把黄金当作一种储备资产,以及为什么新兴市场的银行将要增加黄金储备。然而各中央银行不仅仅是黄金买家,同样也是巨大的黄金卖家。尽管目前各央行不会出手过多的黄金,但对于试图预测这些大巨头潜在影响的交易者而言,它们的动作还是不容小觑的。
除了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其他黄金巨头主要集中在西欧和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黄金储备总和要超过美国的总储备,如果再加上瑞士、荷兰、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葡萄牙和英国,其总的黄金储备要超过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和。而持有黄金储备份额稍小的中央银行则数不胜数,它们之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净卖方,通过抛售黄金有效地压低其价格。这不仅仅是试图预测黄金走势的交易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其他中央银行所担心的风险。与追求利益的投资者不同,中央银行的市场行为通常出于政治考虑,所以往往难以理解和预测。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主要中央银行之间都建立了协议,以具体说明它们将抛售多少黄金以及何时抛售。这些协议会在市场中公开,所以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目前生效的此类协议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期《央行售金协定》(CentralBank Gold Agreement),该协定涵盖了欧盟、瑞典、瑞士的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起生效。协定中要求各参与者的黄金最大年度抛售额为400吨。其目的是确保市场能够吸收并消化这些银行抛售的黄金,从而避免巨大的价格冲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2007-2008年信贷危机的出现,以及随后两年形势的恶化,各国中央银行对黄金抛售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此协定(及前两个协议)下,1999年的黄金销售额为400吨,2004年则达到497吨(当时的年度限额是500吨),而在2010年却降到了20吨。虽然这并不是2010年的最终数据,但估计其也不可能超过最初的预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Fx263.com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Fx263.com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Fx263.com立场;本站会员及自媒体人所发的稿件所载明的信息与本网无关,如文章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风险提示】
请通过正规渠道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目前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均属非法。请提高意识,谨防损失!外汇、贵金属和差价合约(OTC场外交易)是杠杆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亏损您的投资本金,请理性投资。